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推动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12月27日下午,由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全国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辽宁大学)共同举办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暨马克思主义论坛(1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87)主题报告会,通过腾讯会议的方式成功召开,全院教师共计60余人参加本次报告会。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靳诺教授作题为《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主题报告。会议由辽宁大学党委书记潘一山教授主持。
靳诺教授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从不同层次阐述了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需要把握的主要方面,具体围绕五个方面展开:一是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她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学习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阵地,要按照党中央对于思政课的要求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地融入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之中;二是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从宏观角度要做到“五个牢牢把握”,并指出这“五个牢牢把握”是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高度概括;三是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要运用好“六个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点,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坚持”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我们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提供了钥匙;四是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要做到“七个讲清楚”,提出要从问题导向和中观层面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观点、新思想、新要求理解和践行“七个讲清楚”;五是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建议,明确了要从微观层面结合每门课程的重点难点全面系统、深入浅出地讲解好每一门思政课。
靳诺教授全面系统梳理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大的理论创新点以及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使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各位教师深受启发,对于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推动建设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党委书记潘一山教授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提出殷切期望和要求,希望所有教师以此次报告为契机,不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耳入脑入心,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新局面。
报告人简介:
靳诺,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研究》,以及国家社科教育十五规划重大课题《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参与完成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社科基金课题项目。先后在《求是》《国内动态清样》《思想教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主编《大学德育工作通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德治法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我国民办高校德育通论》等著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2
年12月28日